交通事故后精神损害如何赔偿
交通事故后精神损害的赔偿方式如下:
交通事故致人残疾(经伤残鉴定为十到一级)或者死亡的,赔偿权利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院都会酌情判决;对于交通事故致人伤害(尚不够残疾)的,法院原则上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如果赔偿权利人为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或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即使赔偿权利人所受伤害尚不构成残疾,基于人道主义,法院一般会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不会超过对交通事故致人残疾、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资料图片)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的确定根据如下因素:
1.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2.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
3.赔偿限额及双方责任因素
4.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参照相关保险条款
三、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原则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原则如下:
1.适当补偿原则。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对受害者本人或死者近亲属的精神补偿而非财产赔偿,又因为精神损害是是一种无形损害,因此法官在确定时补偿金时不会随意听从受害者一方漫天要价,也不能单听肇事一方不顾受害一方的心理感受,会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估受害一方的精神损害,予以适当补偿。
2.公平、合理原则。
公平合理原则就是平衡原则,既应该考虑利用抚慰金对肇事方的制裁作用,找法网提醒您,让肇事方得到惩戒,让受害者得到精神补偿,又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补偿义务人的客观经济状况、以免裁量过重导致司法不公平的后果。
3.法官有限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