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仡佬族刺绣:传统技艺焕发新光彩
时间 : 2023-04-17 11:21:07   来源 : 遵义发布

走进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的展厅,一张张仡佬族刺绣绣片、一件件仡佬族刺绣精品,典雅的配色、精美的图案、精湛的工艺让人惊叹。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仡佬族人民将其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刺绣纹样中,孕育出了灿烂的仡佬族刺绣文化。2019年,仡佬族刺绣成功申报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资料图  (来源:遵义市妇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早在秦汉时期,仡佬族先民就因为进行丹砂交易,与中原地区有了商贸往来。仡佬族地区富含的丹砂矿产资源运送到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刺绣和纹样也得以进入贵州仡佬族地区。中原地区的“鹿含灵芝”图案经过演变,成为仡佬族传承至今的“鹿羊口含豌豆花”图案,这既是仡佬族历史上与中原地区有着紧密联系的例证,又充分展现了仡佬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常态。

在针法方面,仡佬族刺绣大量使用平绣中的镂空绣、刻形绣、数纱绣、打籽绣等,主要沿用的多为西周、秦汉时期的刺绣针法,具有古朴大气、化繁为简、以拙代巧、以线塑形的典型风格。

仡佬族刺绣主要用于服饰以及与丝织布料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装点美化生活,应用广泛,因此流传久远。但随着时光流转,仡佬族刺绣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2016年,为深入推进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遵义市在桐梓县举办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刺绣)选拔大赛,来自务川自治县的绣娘陈兰手中的一张“百年哭嫁帕”引起了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忠芳的关注。她说:“那张哭嫁帕让我对仡佬族刺绣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仡佬族纹饰

随后,张忠芳怀着对民族文化的一腔热忱,投身到仡佬族刺绣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承中。在得知陈兰的手艺来自家中长辈殷启桃的传授后,张忠芳立即启程前往务川自治县泥高镇。“通过深入交流,我向殷启桃老人学习仡佬族刺绣纹样,了解到仡佬族妇女在刺绣针法、配色、图案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我充分领略到仡佬族刺绣的魅力。”张忠芳说。

对于每一次收集到的仡佬族刺绣纹样,张忠芳都会立刻安排绣娘进行复原,以保留其最为传统的风貌。

张忠芳说:“仡佬族刺绣富有生活情趣,体现艺术审美价值,是能够和现代人的标准相契合的,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学习仡佬族刺绣,这才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来源:今日务川)

张忠芳带领员工潜心研究仡佬族文化,根据仡佬族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特点,不断设计出相关的产品。通过设计生产仡佬族传统香囊、荷包、手机包、钥匙包、丝巾等产品,把实用性与装饰性统一起来,并将创意融入到色彩、构图等方面,用丰富多样的仡佬族刺绣作品装点现代人的生活。

在学习和挖掘仡佬族刺绣的路上,张忠芳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黔北绣娘。她们利用学到的技艺在务川自治县、红花岗区等地培训当地妇女,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更让仡佬族刺绣绽放出新的光彩。

“我们将继续做好仡佬族刺绣乃至黔北各民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把民族文化、艺术创意与产品研发融为一体,进一步推动更多创意落地孵化,让其更有生命力和持续性。”张忠芳说。

━ ━ ━ ━ ━

审核:袁航

遵义日报社记者:向婧

编辑:李京湄、陈开艳、张辉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