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亮 通讯员 林平 喻国强
4月中旬的商城,春和景明,山峰叠翠,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记者深入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城乡,走进火热的生产一线,随手记录下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点滴瞬间。
(相关资料图)
茶园漫山茶香
4月14日夜里9点多钟,孙云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为了商城高山茶走出去,紧急设计制作一份简介,明天带上这杯热腾腾的茶汤,去苏州,参加苏信合作之信阳城市推介会,宣传信阳菜,推介信阳毛尖商城高山茶。
据悉,苏信合作之信阳城市推介会将于4月15日至16日在苏州举办,推荐信阳茶叶、美食和非遗,来自商城万亩茶园的孙云山是参加推介会的6家信阳茶企代表之一。
商城万亩茶园的全称是商城县万亩茶园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孙云山是公司的总经理。最近一段日子,他每天都在忙着春茶生产,前来公司购茶者络绎不绝。孙云山告诉记者,公司拥有集体茶园8000多亩,农户的茶园加在一起有3000多亩,总计11000多亩。集体茶园全部承包给农户管理,公司只收集鲜叶加工成干茶。
4月11日下午,一筐筐鲜叶陆续被收购进来,茶叶加工间里,一台台炒茶设备静默在空阔的厂房里,全是电力驱动,只待晚间开足马力,把当天收进的鲜叶加工成干茶。孙云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去年全村人均茶叶收入为一万两千元。供电稳定性对茶叶品质影响巨大,这方面孙云山不担心,当地供电所电工经常来厂为设备和供电线路把脉问诊,保证供电稳定性,他这个总经理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生产茶叶,再把茶叶卖出去。
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孙云山倾向于走生态茶园、茶旅融合的路子,把茶园里稀疏的大叶杨和板栗树砍掉,栽种桃树、李子、核桃、柿子树等观赏性高的果木树,吸引游人前来休闲消费,发展乡村经济。
此时,处于深山中的苏仙石乡东河村的茶农,也都在忙着采摘鲜叶,炒制春茶,家家户户都飘溢着茶香。茶农刘先平告诉记者,他家有茶园100多亩,每年生产春茶1500斤左右,能赚10多万元。春茶生产期间,他的茶园需请20多个采茶工,平均每人每天能收入200元。那里海拔1000米左右,两个村民组拥有茶园面积超过10000亩,蜿蜒的山路两边是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房屋,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生产茶叶。最近几年,电动炒茶设备陆续走进茶的茶房,用电负荷大增,2022年12月份,当地供电所对其供电线路和变压器进行改造增容,如今两个组拥有4台变压器,容量均为400千伏安,完全能够满足春茶生产用电需求。
“今年以来,东河村的配电设备还没出过故障,用电设备有些问题,我们都会及时帮助解决。”负责这一带供电服务的金刚台中心供电所苏仙石服务站站长谢太峰告诉记者。
代言企业帮增收
4月11日上午9时许,在商城县轻工业园区内的北京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内,一场代言活动正在进行,代言人为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电费中心主任谢妮,代言企业为豫南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巧合的是,谢妮跟前面提到的谢太峰是姐弟俩。
谢妮告诉记者,豫南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是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的包联企业,豫南检测是整个豫南地区最大的一家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已通过CMA及CATL认证,并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和信阳市工程技术中心称号。
据悉,豫南检测隶属于伟业计量集团。伟业计量集团2007年成立于北京,涉及标准物质研发检测、食品环境检测检验等领域。
“我们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110名员工,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其中部分员工还是城郊的村民,平均月薪四五千元。”伟业集团宣传部负责人汪丹告诉记者,伟业集团老板肖征为商城县人,于2017年将伟业集团从北京迁至商城县轻工业园区,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也为商城县的乡村振兴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汪丹还告诉记者,伟业集团拥有一台800千伏安的专用箱式变压器,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的电工会定时上门走访服务,帮助解决用电难题。谢妮为豫南检测中心的此次代言,是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帮扶伟业集团的又一个具体行动。目前,伟业集团年营收2亿元左右,发展前景看好,对于当地乡村振兴也大有裨益。
同样前途看好的还有河南广佳日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县招商引资项目,位于汪岗镇余新湾村,为代加工纸巾生产厂家,总投资约200万元,今年3月中旬开始试运行。老板卜春刚是本地人,在北京打拼多年,回乡创业。他们的产品走的是电商品台,每天从厂房发快递,直接到用户手中,不愁销路。目前,该公司拥有一条生产线,10多个工人皆为本地村民,预计月薪在2500元至3000元之间。
随行的汪岗中心供电所电工汪龙合告诉记者,广佳公司用电负荷总计不足70千瓦,电源来自附近的台区变压器。早在该厂创建之初,供电部门就对台区变压器和线路进行了增容改造,目前的变压器容量是200千伏安,线路线径截面面积为120平方毫米,完全能够满足台区村民与广佳公司的用电需求。
“供电所的服务非常好,我们在用电上有任何问题,他们都能帮我们想到,然后帮我们解决。”卜春刚对记者说。
项目汇聚头战坪
商城县达权店镇头战坪村,群山叠翠,鸟语花香,灌河与梅河在此交汇,流水潺潺,清可见底。头战坪村是商城供电公司帮扶村,共有村民495户计1774人,其中脱贫户105户,商城县供电公司帮扶其中的82户。村里山多地少,村民以种植水稻、茶叶和油茶为主。
“村里成立了一个种养殖公司、三个合作社,茶油加工厂初见效益,村集体经济达到24.8万元。”4月10日,头战坪村支书余茜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头战坪村家家户户都有油茶树,总计2000亩左右,其中的望花尖油茶种植基地共有300亩山地(200亩为村集体所有,100亩为农户所有)。这里的油茶树均为野生茶树,1960年代开始种植。几年前,商城县供电公司派驻第一书记后,又投入10万元修路、育苗、补种,茶树长势良好,驻村第一书记和余茜等人经过商议,决定建一座油茶加工厂,利用本地茶树品质好、人工成本低的优势,加工茶油。2022年10月,他们开始加工茶油,共计加工油茶果50吨,吸收当地脱贫户务工,每人每天务工费130元。不仅如此,他们还购买了菜籽油和花生油加工机械,加工当地生产的油菜籽和花生,再过一个多月,油菜籽收获了,他们就可以加工菜籽油了。
记者看到,加工厂前的山路边,有一台新建的变压器,负担着加工厂和附近村民的用电负荷。
优质草坪种植是村里的又一个重点项目。为此,村里流转土地300亩,涉及168户村民,引进优质耐旱草种,2022年10月之前,每平方米草坪收入5元,每年能收两季,每亩年收入6000元以上,带动300多劳动力,每人每天务工费80元。笔者采访时,又一茬草坪可以出售了,每平方米草坪价格涨到8至11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造福于民,实现乡村振兴,是头战坪村委会正在思考的问题。他们打算沿灌河和梅河修建休闲步道,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游玩,可以休闲,可以野炊,自助烧烤,形成小吃一条街,打造青山绿水休闲游项目。
这个规划之所以可行,在于前期的基础设施投入见了成效。他们修好了灌河东边的8个村民组的道路,解决了雨季村民出行和学生上学的难题,又在国网商城县供电公司的支持下,投入208万元建设配电网,16个村民组全覆盖,新增4台变压器,户均容量超过2.0千伏安,实现了全村电气化。
很快,这个规划就见到了一线曙光。在灌河东岸,记者看到有人在搭建帐篷,修整休闲游客设施,那是一家户外运动公司在此安家落户。这家公司租用荒滩草地22亩,每亩年租金300元。
“有党的方针政策做指引,一定能够尽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余茜说。
标签: